您当前的位置是 : 首页» 新闻动态» 院所动态
|

院所动态

中国农科院4项专利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作者:王萌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 发表时间:2014-04-24 点击量: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的4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木泰华等发明的“甘薯蛋白及其生产技术”,工艺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能显著减少甘薯淀粉加工废液中的有机物含量。从淀粉废液中提取的甘薯蛋白纯度达85%以上,生物活性高,安全无污染,可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饲料等产品中。2008-2012年,淀粉加工企业采用该技术累计生产甘薯蛋白粉3828吨,新增销售额8698.2万元,新增利润2180.1万元。
  麻类研究所刘正初等发明的“欧文氏杆菌工厂化发酵快速提取苎麻纤维工艺”,在国内外首次选育出能独立完成苎麻脱胶的高效菌株,建立了酶制剂与菌剂脱胶的工艺技术,可取代传统的化学脱胶或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方法,显著降低了苎麻脱胶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已在相关企业建成4个稳定生产的示范工程,约占全国精干麻生产能力的40%,2007年以来新增利润18.98亿元。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等发明的“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遗传标记毒株及其应用”,以感染性克隆技术构建了猪圆环病毒2型标记毒株,研制成功我国首例猪圆环病毒疫苗,获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该疫苗安全性好,免疫效果达96%,售价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疫苗免疫猪的病发率、死胎率显著下降,饲料转化率、增重率、出栏率显著上升,平均每头增收50元。现已累计生产疫苗3190万份,新增利润1.7亿元。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石磊等发明的“油菜捡拾脱粒机”,有效解决了长江流域移栽油菜植株高大、分枝多、成熟期一致性差等机械化收获难题,填补了南方轮作油菜分段收获技术的空白,比人工作业提高工效30倍以上,每亩增加收获产量5公斤,节省作业成本60元以上。该捡拾脱粒机2010年被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确定为首推机型,在长江上、中、下游油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据悉,“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唯一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认可。自设立以来,中国农科院共有10项专利获奖,其中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9项。(通讯员 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