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 首页» 新闻动态» 院所动态
|

院所动态

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专利——油料所“黄曲霉毒素现场检测技术的发明与推广”

作者:李培武 来源:油料所 发表时间:2015-02-16 点击量:
 
黄曲霉毒素是广泛污染农产品的一类强致癌、剧毒真菌毒素,包括BGM族,其中B1毒性最强,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致癌力为六六六的10000倍。我国地处黄曲霉毒素污染较严重区域,全国每年因霉变毒素污染造成粮油损失200多亿公斤,此外,还污染果、茶、奶、酱油、醋、饮料及中药材等120多种农产品、食品及饲料,严重威胁消费安全、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国内外发生过多起黄曲霉毒素人畜群体中毒死亡事件。
由于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等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毒素,不同于农兽药残留,它无法通过药源管理实现有效控制。因此,高灵敏现场检测技术对保障消费安全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黄曲霉毒素抗体与抗原分子互作位点不明,选育杂交瘤随机性大,抗体亲和力低,高灵敏现场检测成为长期未能攻克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培武团队经过十多年年系统深入研究,发现了黄曲霉毒素分子免疫活性位点及其对抗体亲和力的靶向诱导效应,探明了外源细胞因子对杂交瘤形成与生长调控作用,提出了一种全新技术方案,创建了细胞因子调控的杂交瘤细胞株半固体培养梯度筛选法,构建了靶向诱导效应从免疫动物传递到体外杂交瘤的高效通路,突破了常规HATHT培养筛选法阳性率低、盲目大的局限。提出并验证了黄曲霉毒素免疫活性位点决定抗体亲和力的靶向诱导效应学说,相关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 31篇,累计IF 125.585,以及英文著作(章)2部。被德国、英国、美国、新加坡、伊朗以及北京大学、国家粮食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用于新理论新技术及仓储污染防控等科学研究。
该团队基于靶向诱导效应学说,选育出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1C11,用于制备高效价黄曲霉毒素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50%抑制浓度(IC50)达1.21.32.218.0 pg/mL,是目前已报道的对四种黄曲霉毒素灵敏度最高的抗体。申请了核心专利“杂交瘤细胞株1C11、其产生的抗黄曲霉毒素通用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以及所开发出系列技术产品的1项国际专利、10项发明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系列发明专利得到了广泛许可和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与美国Agri-Analysis公司等8家企业成功签署了合作协议,生产出免疫亲和微柱、试纸条、试剂盒、检测仪等系统配套产品,灵敏度比现有方法提高了10-50倍。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自主实施和企业联合实施并举,成功融资7400万元,许可2700万元,知识产权出资9696万元,实现了专利许可收入2090万元。该发明已由北京华夏科创仪器技术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实施生产转化,在长江、黄、淮流域及东北22省农产品、食用油、饲料和中药材等不同领域的60多种产品、220多家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和科研院所推广应用,部分产品销往美国、印度、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等国。根据应用单位提供的经济效益证明统计,技术应用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626,517万元,新增税收67,597万元,创收外汇285万美元,节支超过1亿元。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焦点问题。该发明成果是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对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促进农业、食品、饲料业等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先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的助力,为保障消费安全、支撑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高灵敏1C11抗体及其免疫亲和柱、试剂盒、检测仪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