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 首页» 新闻动态» 站外讯息
|

站外讯息

莫让科技成果变成科技“陈”果

作者:夏涛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时间:2015-06-18 点击量:
 
要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既要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又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长期以来,受政策、体制、机制、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还较低,科技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经济两张皮局面依然没有明显改观,这也成为困扰科技界的最大现实问题。
其结症在何处?是我国的科技成果少吗?答案显然不是。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取得3万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及7万多项专利技术,加上历年积累的科技成果则会更多。但问题是,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差距甚远。许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在完成论文发表、职称评定、成果鉴定、奖项申报,甚至因具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而获得各类成果大奖后,随即便被束之高阁,变成陈列的果实。那么,是我国的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吗?显然也不全是。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科研投入年均增长近20%,是GDP增速的两倍多。2014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OD)经费1.3万亿元,RO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1%
那么,导致我国科技成果多、转化少、产业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何在?稍加分析,不难看出,科技管理体制不顺是其主要障碍。一是科技缺乏市场导向,重学术评价、轻成果应用,熟化成果供给不足。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多为政府主导型,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且不同程度存在着分散、封闭和重复的现象。科技活动的开展主要遵循项目申报、发论文、申请专利、鉴定报奖等传统套路,往往缺乏市场导向,加之科技评价机制不合理,造成科研成果与现实需求相脱节,成果的技术成熟性差,难以实现产业化。二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够,成果需求不旺。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安于现状、不思创新,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故而缺乏创新能力,难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果。因此,企业要实现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以购买替代创新,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三是技术转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技术创新链条中很重要的科技服务业、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不发达,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导致有技术需求的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科研合作机构,而有着较强科研能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又因缺乏成果转化能力,致使许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另外,技术服务市场在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及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使得成果交易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常出现成果外流、被占为己有、低质量成果充斥市场等现象。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可靠动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有力支撑。
要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既要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又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障碍。一是要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改革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二是要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明确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成果转化中的职能定位。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让科技和经济更紧密结合。三是要培育一批社会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承担起联系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纽带,组织产学研之间的技术转移及其他形式的合作。
总之,只有深化改革,理顺科研管理体制,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更多的科技成果才能走下高阁,走进企业。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夏涛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